正本清源:全景式解析史上最全Web3使用说明书 . 转载 (上)
web3 到底是什么?它的实现有需要什么底层基础?这篇文章为我们系统解答了有关 web3 的一切。
当元宇宙的概念在越炒越热的同时,另一个代表互联网未来的名词 web3.0(也称 web3 )也被频繁提及。
至于 web3 到底是什么?它的实现有需要什么底层基础?来自阿法兔(ID:AlphatuDiary)的这篇文章为我们系统解答了有关 web3 的一切。
文章约一万字左右,阅读时间需要35分钟左右。
关于 web3.0
web3.0 的概念是什么?第一次由谁提出?
web3.0,又称 web3 (下面正文用 web3 代替
web3.0),是以太坊联合创始人、Polkadot 创建者
Gavin Wood 在 2014 年提出的。
Polkadot 是协议的一种:是将多个专用区块链连接到一个统一网络中的下一代区块链协议,协议就是基于共识的一组约定。如怎么样建立连接、怎么样互相识别等。
从概念理解上,web3 代表互联网的下一个时代,互联网形态向着更民主的范式转变,web3 源于人们对当今互联网价值的态度的转变: 互联网巨头控制着互联网和所有人的数据,web3 代表着,很多人出现了想创造一个真正「集体所有」互联网的想法。
我们为什么要关注 web3.0?
每次互联网形态的改变,都会对世界产生很大的影响,上一次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互联网形态( web2 )催生了一批改变人类生活和信息交互方式的企业。
从经济上来说,互联网 web2 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、互联网科技的兴起,这两个趋势深深地影响了世界。我们可以发现(2017 年、2018 年和 2019 年),标准普尔 500 指数科技板块的价值翻了一番,现今科技板块股票占整个标准普尔500指数的25%左右。
从社交上,与 20 年前相比, 「社交」这个词有了新的含义:那些赶着 web2 时代,尚且年轻的社交创业公司,Facebook、谷歌、Instagram 和 Twitter 逐渐成为了巨头。
从政治上,拿 Facebook 举例 ,互联网寡头的存在煽动而非客观的算法推荐已成为常态,甚至影响了美国大选。
互联网格局的变化,新范式的兴起,曾多次对世界产生影响,关注互联网的未来是十分有必要的。
web3.0 为什么会突然火起来?
2020 年特别是今年(2021 年底),web3 的概念和理论迅速得到普及,原因主要是是加密货币圈的活跃分子和国外知名风险投资(如 A16Z )的推动,我们后面会对部分创业进行梳理。
上图为 A16Z 的 Crpto Portofolio 图:来源 A16Z
从 web1.0 到 web3.0
要进一步理解 web3.0 的含义,我们要先从 web1.0 开始说起
70 年代,正值美苏冷战的高峰期。当时,美国有一台中央计算机控制核武器。美国政府担心,一次攻击就可能使该计算机系统瘫痪,使得他们无法进行反击。因此,美国政府建立了一个去中心化的系统,让许多计算机分布在全国各地。如果发生攻击,防御系统将继续运行,确保两国能够相互毁灭。
后来,1989 年,Tim Berners Lee 写下了名为 Information Management: A Proposal 的论文,将「网络 」描绘成一个通过超文本链接相互连接的信息系统网络(2019 年,互联网 30 岁生日之际,Tim
Berners Lee 也表示,他对互联网近年来的发展方向感到不满。)
Tim Berners Lee,2016年获得图灵奖,现在是麻省理工学院教授
然后就进入了 web1.0 时代
Mosaic 和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的浏览器把 web 带给了主流受众,大家开始冲浪了,网页设计较为原始,我们用拨号连接和电话线上网,通常下载一张照片就需要很长的时间。
web1.0 的特点
开源:所有人都可以在 web1 基础上自由构建,这就产生了在车库里的谷歌,为今天这些互联网巨头的企业成果创造了可能。如果 web 是私有的,是不可能的。但是 web1 是只读的。这意味着,每千名浏览 web 的用户中,只有少数人具备发布内容的技术技能:只有古代的程序员,可以把网页内容展示给大家,小白用户可以看,但是很难发布内容。
web1.0 的问题
web1 建立在开放的、分散的和社区管理的协议之上。是一个只读的网络,用户在 web1 时代,无法与页面的内容进行交互(能看,不能互动)。并且,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,web1 问题越来越多。(上列文字,主要根据谷歌的产品设计师 Tony Aubé 在 WAQ 2019 上演讲的文字版整理,摘自技术琐话-2020-08-26翻译)
评论
发表评论